你有没有被说过「结构能力差」的时候。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举个例子,工作给领导汇报时,他经常说你表达不清晰,啰里啰嗦讲不到重点。
跟客户讲产品写几十页PPT,滔滔不绝表达时对方却“昏昏欲睡”;跨部门组织会议现场最后杂乱无章,大家自说自话无法达成共识,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可以看出这种状态会造成诸多损失,时间过长进而导致「自身挫败感强烈」,自信心下降,严重时,还会怀疑自己能力不行。
不得不说,我们思考问题时脑子里的想法会不断涌现出来,看似很多却杂乱无章,就像衣柜里未整理的衣服,彼此缠绕,互相堆砌在一起;进一步说,这种水平是不可能有优质的办事能力。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让人把握解决问题的核心,在关键时刻拥有清晰判断力,hold住全场,我觉得“提升结构化思维”是不错的选择。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很多人说是框架;在我看来它不是某种单一固定的思维方式,而是将各个思考部分系统有序的排列组合。
就像小时候玩过的积木,每块都是一个部分,搭建房子就需要多种不同形状的积木按照房子模型搭建起来,而房子模型就是“系统结构”,因此按照系统结构搭建思维的过程就是“结构化思维”。
那日常,该如何训练结构化思维的能力呢?这里有一些不同认知和方法论,希望能给你带来不同启发与“新方向”。
一、逻辑的训练
先从问题开始,什么时候会用到结构力?准确来说无时无刻都在出现。
下班做菜前,一定会先想好买什么菜,需要哪些辅料,放多少盐来烹饪;出门旅行前,需要设定好目的地,进而制定出行方案,查看当地有什么等等都要井井有条。
工作中我们也会先明确某个目标,比如一场活动带来多少营收,然后把任务模块进行拆解,需要什么人手,物料等,最后再把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这些情景都经历过,很多人潜意识在使用,但不是有意识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自己在缺乏经验的领域进步而已。
那当关键时刻使用时“结构力”为什么就突然失灵了呢?原因在于「逻辑能力不对」。
打个比方:我工作这么努力,为什么还不升职加薪;每天下班这么早,是不是工作不饱和?
换句话说,事实呈现的结果是通过各种方式思考,对信息的深度加工后进行的「存储与表达」。
因此若思考这一步就出现错误,那行动就属于白用功;同样的事情还会掉同样的坑里,那怎么提高逻辑能力呢?我一般会使用“三段式”与“常见式”。
前者顾名思议,把一个推理过程分为三段,即:
- 大前提
- 小前提
- 结论
大前提是一个客观事实,小前提属于事实的子范畴,而结论是根据相关性得到的结果。
举个例子:人是理性的,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也是理性的;独生子女开放了二胎政策,我是独生子女,因此我可以生二胎。
进一步来说:三段式公式为所有的A=B,C=A,所以C=B,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才能形成逻辑闭环。
若第一次接触你会觉得推理难涩难懂,之所以有这种感受,原因在于大前提往往被「习惯性隐藏」。
比如:“手机马上没电,不聊了”,中间就隐藏了“手机没电,无法操作”大前提;再比如上述中,我工作这么努力,为什么不是我升职加薪,隐藏了“工作努力就会升职加薪”。
因此你会发现,把大前提梳理出来会有很多「不合理」情况发生,所以大前提是逻辑漏洞的核心,那该如何找到呢?有两种方式:
- 因为…..所以…..
- 目标升级法
1. 方法一
前者是最常见演绎方式,譬如因为面试需要填写资料,所以你去面试时「尽可能」准备一支笔以防万一。
进一步说,大前提被省略时,小前提就是因,结论就是果;再比如说:因为他是我的下属,所以我应该帮助他(省略的大前提是上司应该帮助下属)。
2. 方法二
后者属于降维思考,分为三个步骤:
- 明确结论
- 把目标放在更高层面
- 明确实现高目标后带来的结果
举个例子:我明天想让某个同事参加培训,但他意愿不强烈,我该怎么说服他?
首先目标确认“他必须参加培训”;其次升级目标为“参加培训的人都怎么样了”。
譬如:这不是简单培训而是行业内交流平台,你还代表公司有使命意义;最后明确带来的好处,如:参加的人都得到认知的提升。
三段式的过程是隐藏在「因果关系」的推理中,找到隐藏大前提确认是否正确是提升“结构能力”最有效方式,除此外还有种方式为「常见式」,如何理解?
我把它定义为演绎的方式:问题—原因—结论(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当现状和预期有差距时就会产生问题。
比如:我希望月薪2万但实际只有1.5万,如何拉齐中间差?
从常见式角度出发原因就是:能力不足;结论为解决方法有很多,拜师学习、争取参加一些提高认知的项目等,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实现的路径。
那在现实工作中,该如何有效运用呢?总结有三步:
第一步:找出问题
读书时老师抛出问题,我们来解答,所以我们都有很强的解题能力;但是在工作中,问题不会摆出来等着我们解答,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发现问题、挖掘问题。
比如我们都期望工作顺利,可什么状态才能被称为顺利?达到什么标准,若不弄清楚可能直接就会被领导骂。
进一步说,我们找到问题所在的同时,还需要对“事物描述出可衡量的标准”;然后对照期望状态与现实才有关键矛盾。
第二步:找到原因
知道期望的标准是什么,在此之上分析差距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分析呢?我通常用「事实」去分解一件事的结构。
譬如:领导说我们这次活动目的是提高销售额,那销售额组成有什么?客户数量*客单价。
对照现实平均客单价在多少,客户量在多少;差距是客户不够还是客单价低?由此层层分解就能找到“大概原因”。
但需要注意“分清提炼的原因是感觉还是事实”;进一步说,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原因是「真原因」还是「表面原因」,进而影响你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三步: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是根据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我常用的方法论有「堵,疏,斩,替」。
若管理中出现问题“堵”对应为补充管理制度,明确下次再犯的奖惩机制;“疏”一般会用在沟通障碍中,牵线铺路主动搭桥。
“斩”往往出现在业务发展转型,团队优化上;替代表为“新旧方法的迭代”。
譬如这样一对一与客户沟通的方式实在效率太低,我们能否直接集中开场小型沙龙,来次统一宣讲呢?对很多伙伴而言「替和疏」是较为常用。
因此通过三段式与常见式,我们可以在逻辑上面有更好的推论,那决策大前提就不会出现太多偏差,这两者对于搭建结构能力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金字塔模型
讨论结构,智远最常用为「金字塔模型」该概念来自于芭芭拉·明托;它主要分为结论、论点、论据组成的「先总后分」的结构。也许很多伙伴知道但不一定能够“会用”;原因在于:
- 没有深度洞察底层规律
- 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为进一步切入场景中,举个例子:开完竞品分析的讨论会,领导说:就目前现状,第一我们主要围绕35岁左右下沉用户进行营销;其次团队先聚焦以城市为突破口;再者进行大面积铺开,这便是最典型金字塔结构。
主要强调的是:
- 结论先行
- 以上统下
- 归类分组
- 逻辑递进
1. 结论先行
结论的核心在于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且把它放在金字塔最顶端。
换言之,我们的每一次表达,要先把思想结果放前面,如给领导汇报工作,跟伙伴交流;那为什么要结论先行呢?主要有两个方面:
1)大脑存储能力不强
相信你遇到过这种场景,开会领导讲第一点内容时你领会意图很深;到第二点时还能记得他在讲什么;可第三四五时;你已经忘记开始他讲的什么。
若领导继续发言,即使强迫自身去听,我们的状态就会产生思维游离,精神不集中,为什么?
因为人的大脑有功能缺陷,每次接受信息量有限,存储能力弱。
若不结论先行,它塞满的冲突,要素,背景等素材就没有空间再接受后续内容,这也是每次开会为什么要拿笔记录的核心。
2)大脑会自动推理逻辑关系
譬如:我饿了,你可能会想到吃饭叫外卖;但我说“我饿了,我们去健身吧”。
你的大脑就会思考“难道不应该去吃饭吗”,原来他最近在减肥呀;进一步说大脑会默认我们说话的前后逻辑关系,一句一句推演并理解。
如果不结论先行,那之后表达句式越多信息量越大,进而造成它思考疲劳,理解能力下降,因此结论的核心在于「表达明确,聚焦中心」。
2. 以上统下
此核心是结论的横向展开;譬如:现在你手中有方案A与B询问同事意见,他说A不错有创意,B也很好成本低。
听完后你会怎么办?也许更加犹豫,原因在于同事的回答为点评,不是结论;那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上下统一,论点支撑的。
我曾经给客户介绍产品时,往往这样给对方阐述:为什么你要选我们?
原因在于您提的核心需求团队第一时间能够满足;其次在行业内,我们也拥有较多成功经验,再者口碑也不错,这些均可以打听。
听完这段话是否会觉得逻辑严谨呢?
这里主语是产品,就围绕产品展开论述,通过需求满足解决客户第一焦虑,然后在以行业背书进行强化,因此,客户就会觉得「你说到了我的心坎」。
3. 归类分组
我们先来看组英文数字组合,「9、2、5、Y、0、O、1、E、2、0、M、N」,要想记住它我想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若把它分类整理后会发现当中所表达为2019,520,money;你能用三秒记住此组合原因在于,大脑进行「归类分组」,这符合它处理信息的天性。
换句话说,大脑接受信息会关联过往的事物和结果;然后存储到记忆对应的「抽屉」中,使用时直接调取即可。
既然天性如此,我们就要利用这种特性帮助它整理思想与传达信息,以便更好的记忆。
有人可能会说,日常事物这么多该如何分组呢?
智远经常使用「MECE原则」,它的中文意思为: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简单来说要保证不能有交叉,也不能遗漏,即「不重不漏」,那如何落地呢?
譬如:作为销售你可以将客户分为「未成交,已成交;无意向,有意向」;前者属于支付维度,后者属于意愿维度。
没有重叠即代表同一层分类是在同个水平上进行,而不是跨多个水平,就很容易区分。
此环节,智远还经常使用「二分法」「矩阵法」「流程法」「公式法」这里不做详细拆解。
总结而言,你需要知道归类目的在于思考事物构成要素时,可以激发我们没有想到的点子,拓展思路。
4. 逻辑递进
逻辑递进是金字塔最后一个原则,讲究「递进」和「逻辑」的排列组合。
譬如:朋友说最近办行业大会手头工作好忙,要负责场地,摄影;还需做会议流程,邀约嘉宾主持人等;你听完之后会觉得他工作处理如何呢?
若没「结构力框架」那肯定无感;有「结构力」的人会觉得他条理性太差,不妨我来换个方式:我说你最近确实比较忙,但整体工作可分为「会议前,中,后」三大方面,不妨按照时间审核是否有遗漏,然后按照此顺序去筹备会不会更有节奏些呢?
所以这种逻辑的表述是不是会让你在脑中形成一个框架。
智远常用顺序有「时间排序」「重要性排序」「空间排序」「演绎排序」四种方式;因此顺序的变化能直接影响到对方的决策方式。
那听这么多,为什么还无法改变自身结构力呢?原因在于每个人都会陷入「习惯之圈」。
三、改变习惯之圈
它是由三步组成的闭环:第一步某个事情触发的习惯(cue/trigger),第二步身体或大脑去执行习惯(action),第三步得到奖赏持续强化(reward)。
简单来说当我们遇到「触点」就会去执行习惯,形成循环。那么「结构能力弱」真的在于自己不会吗?不是的;我们需要一个步骤让它「上道」。
如同跑步一样,登上跑步机比登之前思考如何练更重要;因此改变的第一步是打破坏习惯,建立好习惯。
你应该听过「边际效应聚合」的概念,在做每件事上,哪怕做出极微小的进步,最后会获得远远超出预期的良好结果。
若换成复利的概念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365天是固定系数,1的变量很重要。
也许你也知道此道理,为什么很难训练自己执行呢?
因为每次行动所带来的变化只有1.1%,正反馈小到无法察觉,更别说长期主义了,智远经常采用这几种迭代的方法论:
1. 先掌握一个模型
外界结构化模型有很多,你不必都掌握,略懂一二即可;前期阅读较多会陷入「模型」思维的网状中而忽略内在结构,什么意思?
譬如写文章会告诉你遵循总分总框架,阅读图书先看目录后看章节的模型;你通过模型概念把「骨架」做好,内在联系是空的,最终也很难紧扣主题,不是吗?
在智远看来,正确的思考方式为「自上而下」的,好比:面试时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认知水平?
从常规表达常用方式为:
- 认知表达
- 思维逻辑
- 情商基础,这就比较散,形成逻辑不严谨的情况。
我一般会采用「金字塔模型」的结论拆分,如:首先我们要确定怎么定义认知?
有个成语称之为知人论世,这就把对世界的认知分为「知人」和「论世」两个部分,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论世时尽可能多用概念,概念可贯通万物举一反三,好比薛兆丰老师所述“掌握成本就掌握一半经济学”。
所以「掌握一个模型」是主心骨,结构化代表主心骨当中不断进行补充新的“决策方式”而已;你掌握很多却不能有效串联达到严谨一致,实则毫无意义。
2. 学习堆积木式练习
在一个主模型之上不断添加新模型,试着让它穿插到当中;如同黄金圈法则是否可以与「金字塔模型」一起用呢?当然可以。
举个例子:读那么多冥想的书籍,我还学不会怎么办?我听过很多做PPT的课程,可还做不好PPT,为什么?
那是因为知易行难,首先思考自己为什么需要冥想,为什么不会,别人是如何做的;我按照他的方法一定可以成功吗?假设不能是否可以独创一套方法论呢?
思考下上述难道不是金字塔的第一层与黄金圈的结合吗?
除此外还有多种方式,如「流程思维」和「故事思维」,「客户思维」与「5W2H思维」的结合。
进一步说,不同的思维适用不同的信息和目标,我们要按信息内容和目标判断用什么结构整合它。
结构能力大于思维,但又相辅相成;它是思维模式的组合创新,每个人思考方式的不同,你拿回来不一定能够直接迁移成功;这样的结果会造成「阻力上升」回到原路。
堆积木方式则非常利于自身强化固有结构的记忆,并结合新的思维模式,才能达到复用效果。
3. 探索新的结构
上述的结构组合是智远常用,很重要的一点,你要具备强烈好奇心,寻找属于自身的新结构搭建。
因此,结构主义与其说是一种方法论,不如说是一种思想,是这些看似复杂的「表达」「文章」后隐藏的逻辑而已。
从术的方面它是方法论,若从道方面则为「因果关系」的本质。
比如,为什么会有黄金圈思维,5W2H,π等于3.1415926?长*宽*高为什么等于长方体的体积?这些大佬,哲学家在创立此概念之出又找到什么连接关系呢?
也许此思考离我们相差甚远,但至少在信息百花齐放的现在,你可以打破旧认知中那些不好用的组合「结构模式」,创立一套属于自身快速分清本质能力的「结构」,以便解决现实工作与生活中所遇问题。
我会建议你从这五步开始:
- 先学习
- 刻意模仿
- 找到主模型
- 交叉组合
- 探索新结构,最后走向正反馈,完成迁移,这才是锻炼结构能力命脉。
4. 总结
很多人习惯“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也就是常常用自己已知的思维模型去嵌套所有的情况,造成“误把李逵当李鬼”或者“东施效颦”的结果。
理解“道”和“术”,研究每个问题背后的“道”,而不是生搬硬套思维模型和解决办法的“术”,才是进阶精英的关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崇拜方法论、盲目崇拜“术”,可能是我们总遇见问题,总想解决问题,于是沉迷和崇拜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拥有方法论的那个人。
“道”是规律,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轨迹,“术”是人遵行自然规律的做事方式;前者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源,后者是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法而已。
这就像你听过很多课程真能从根源解决问题吗?未必,进一步说思维模型也是「术」,只能用来借鉴。
只有把“道”研究清楚,把总结出来的机制、规律、原理,放到自己的问题里,我们才能融会贯通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最后形成自己的“术”,不是吗?
发布者:梦醒时分,火焰兔收录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https://huoyantu.com/28587.html
版权声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且证据链完整的证明)发至本站的邮箱 huoyantu@qq.com
(收到核实后 24小时内绝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