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俊,祖籍浙江黄岩,1917年6月23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科院院士、材料物理学及科学技术史学家。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1984年获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获英国萨瑞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柯俊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基础理论和发展的研究,创始贝茵体相变的切变理论,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开拓冶金材料发展史的新领域,促进定量考古冶金学的发展。
2017年8月8日,柯俊教授因病在中日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个人履历
1917年6月23日,出生于长春市。在长春初中毕业后,只身到沈阳念高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他来到天津,先就读于河北省立第一中学(今天津市第三中学)。
1932年9月,入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遗址在河北区五马路,今天津河北区美术高中学校前身)高中二科。
1934年,入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化工系。
1937年,”七·七”事变后,柯俊辗转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得到著名文学家关文瑛、物理化学教授邬保良等的教益,奠定了他在这一学科的基础。
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在原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工作,负责原材料的验收、运输和保管工作。1942年,派驻印度,曾在印度塔塔钢铁厂实习。
194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
1948年,获自然哲学博士,从事合金中相变机理的研究,并担任理论金属学系讲师享有终身任命。
1954年至今,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先后任北京钢铁学院金物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曾任学部常委,现为资深院士。
获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英国莎瑞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2017年8月8日,柯俊教授因病在中日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学术兼职
日本金属学会、印度金属学会荣誉会员;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科技教研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金属研究所名誉研究员;
中国金属学会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科技大学顾问;
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
中国社会科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奖。
主要成就
科研方面
自1948年至今,一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提出贝氏体切变机制,在钢的过热性能及合金钢的贝氏体相变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发展成世界这一现象的主流学说,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6年初主持筹建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及金属(材料)物理化学专业,培养有关冶金金属材料研究人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荣誉;1958~1964年间,积极为国家节约战略金属物资,开发国内急需的新材料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如:节约镍钴的电热丝电热材料、电表用硬磁材料、稀土元素在钢中的应用),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获全国新产品工艺奖;1977年以来,对微量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开展研究,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及国家教委的领导下,起草了原国家教委关于“超级钢研究”的攀登B“国家重点科研”的论证(现已转为973项目,任专家组顾问);而后把主要精力转向另一个具有战略性高度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教委的科学家、教育家(如张光斗、张维、路甬祥、师昌绪院士)们一起共同探讨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调研起草了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送李岚清同志的专题报告,并于1996年承担了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中“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同年在北京科技大学主持了冶金及材料工程拓宽专业的试点班,志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世纪50年代首次观察到钢中马氏体形成时基体的形变和对原子簇马氏体长大的阻碍作用;80年代系统研究铁镍钒碳钢中原子簇因导致蝶状马氏体形成,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并指导开展微量硼在钢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他领导并亲自参与中国冶金史的研究,阐明中国生铁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取得突破性进展。90年代推动全国工程教育改革并在北京科技大学建立“大材料”试点班,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自1948年至今,一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提出贝氏体切变机制,在钢的过热性能及合金钢的贝氏体相变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发展成世界这一现象的主流学说,1974年以来,开拓了探索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对中华民族统一、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性作用的冶金的历史研究(特别是生铁及生铁制钢)。
主要论著
1 T,KO,D.Hanson.Grain Boundary Phenomena in Severerly Heated Steel.J.Iron & Stee1 Inst.1950,vo1164,(1):51~62.
2 T.KO,S.A.Cottrd1.The Formation of Bainite.J.Iron & StedInst.1952,vo1172,(11):307~313.
3 H.M.Otte,T.KO.Thermal Stabilization of Austenite in Carburizing Steels.J.Iron & Steel InSt.1953,vol173,(1):31~35.
4 S.A.Cottrel1,T.KO.kothermal Formation of Bai-nite.J.Iron & Steel InSt.1953,vol173,(3):224~228.
5柯俊.奥氏体的中温转变机制.中国科学院金属会议论文集, 1956.
6 柯俊,赵家铮.亚共析钢中α铁魏氏组织.金属学报,1956,1,(2):201~208.
7 柯俊等.高速钢回火后剩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机构.全国金属学会报告,1957.
8 周志宏,柯俊.中国金属学及金属物理十年成就.苏联物理杂志(俄文),1961.
9 柯俊,董克柱.永磁铝钢的研究.北京钢铁学院建校十周年论文集,1962.
10 李众.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2):1~22.
11 李众.关于藁城商代铜钺铁刃的分析.考古学报,1976(2):17~34.
12 柯俊等.中国冶金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13 柯俊.冶金史.载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51~759.
14 韩汝玢,柯俊.中国古代的百炼钢.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4):316~320.
15 褚幼义,柯?龋?粒?Investigation of Nonequi libirium Segregation of Boron Aust
enite Grain Boundaries inMo-B Steel.HSLA国际会议,1986:351~358.
16 T.KO.The Development of Metal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程贞一主编,Science & Technolog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1986:225~243.
17 T.KO.The Impact of Cast Iron Technology in Socieal &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etween 5c.BC and 2c.AD.美国科学院技术发明与现代化及其社会与经济后果国际会议特约报告,1986,11.
18 柯俊.Metals Technology & Its Impacton ChineseCivi-lization.香港东亚科学史基金会基金讲座,1987,11.
19 陈梦滴,柯?龋?粒牛?Analyses on Indusions and Ti Partitioning In Ti MiCroalloyed Low Carbon Steel.Proc.Tvth Asia-Pacific&Workshop on Electron Microscopy,Bankok,1988.
20 李家全,肖治纲,柯俊.热处理CZ-si中新施主与氧沉淀物的对应关系.物理学报,1989,38,(1):727.
21 肖治纲,柯?龋?茫颍?螅簦幔欤欤椋睿?Plate Like SiO2 Precipita-tion in Silicon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NewDonov.J.ofMateria1s Science.1989,24,(3):573.
22 李东阳,吴杏芳,柯俊.The Effect ofS tress on the Lattice Instability of a TiNi Alloy.PhyS.Stat.Sol.(b).1989,154:85~96.
23 赵兴中,吴杏芳,柯俊.Pre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TiNi Alloy.Acta Metall.1989,37,(2),1783~1790.
24 梅建军,柯俊.中国古代镍白铜冶炼技术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1):71~77.
25 李东阳,吴杏芳,柯俊.The Effect of Stress On Soft Modes for the form Trans form ation in a TiNiAlloy,I, The StresS-induced Transformation & Soft Modds.Phil.May.(A),1991,63,(3):585~601,Ⅱ,Effect of Ageing&Thermal Cysling on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Phil.May.(A),1991,63,(3):603~616.
26 陈奇志,吴杏芳,柯俊.铁镍基合金中蝶状马氏体核胚的研究.金属学报,1991,27,(3):187~191.
教学成果
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参与创办了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培养了大批理工结合的优秀专业人才;70年代以后又创办了科学技术史专业。这几个学科后来都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自1954年2月起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他先后担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40年来为建立和发展中国金属物理专业、培养人才呕心沥血,做出重要贡献。主讲过“金属物理”、“相变与扩散”、“金属物理研究方法”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方法论”等。
获奖记录
荣誉称号 |
1990 被国家科委、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获奖) 1989 英国萨瑞大学名誉博士(获奖) 1985 被转炉发源地的美国爱德维城授予钢铁大师(Iron Master)的荣誉称号 (获奖) |
所获奖项 |
1998 获中国电镜学会钱临照奖 (获奖) 1997 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奖) 1990 被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授予“桥本初次郎奖”(获奖) 1989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 1987 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及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 1964 获全国新产品工艺奖 (获奖) 1944-12 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金 (获奖) |
人物评价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柯俊先生在金属物理、科学技术史、工程教育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当年亲自聆听柯先生讲课的情景,先生治学严谨务实,不断创新教法,将科技前沿引入课堂。先生为人谦逊豁达、质朴儒雅,平易近人。不愧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路甬祥题词为“创新求实大师风范,爱国奉献学界楷模”,徐匡迪题词为“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柯俊先生的学术成就,先生的高贵品德,感谢先生对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发布者:知识学院,火焰兔收录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https://huoyantu.com/9079.html
版权声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且证据链完整的证明)发至本站的邮箱 huoyantu@qq.com
(收到核实后 24小时内绝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