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惟汾是山东省日照县人,同盟会创始人之一。
丁惟汾 – 基本资料
姓名:丁惟汾
生卒:1874——1954年5月12日
描述:同盟会创始人之一
籍贯:山东省日照县人
丁惟汾 – 个人概述
字鼎丞。山东省日照县人。同盟会创始人之一。1912年民国成立后,任国民党山东党务主任、省议会议员,山东法政专门学校校长。1912年底,被选为众议院议员。1923年底,奉孙中山之命,在北京设立国民党华北执行委员会。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被任命为北京办事处主任。1926年夏,赴广州任国民党青年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927年4月支持蒋介石的反共”清党”活动。同年8月,在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后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训导长、教育长。1931年至1934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1932至1937年,任监察院副院长。1949年赴台湾后,任国民党监察院和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1954年5月在台北去世。
丁惟汾 – 生平介绍
1905年10月21日加入中国同盟会,为首批会员,矢志匡扶中华,从此成为资产阶级反清革命派的骨干人物。次年成为山东分会主盟人,并与山东籍盟员蒋衍升创办《晨钟》周刊,揭发清廷腐败,宣传革命思想。他还联络反清志士,壮大革命队伍,一年内在东京发展盟员30人。1907年春回国,任山东法政学堂校长,他秘密发展诸城王乐平等为盟员,联络省内同志,组建基层组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他领导济南学界积极响应,参与草拟独立大纲,组织山东各界联合会,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于11月13日宣布独立。于是,改巡抚署为山东军政府。不久,在袁世凯及其党羽的破坏下,独立被迫取消。丁惟汾只身赴上海与黄兴晤商,后又亲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请求派胡瑛赴山东任督。孙中山派杜潜北上,上海军政府派刘基护卫,同丁惟汾返回烟台发动起义,建立都督府,声援武昌。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丁惟汾受命为山东省党部理事,负责全省党务。是年清帝退位,建立中华民国,成立国会,丁惟汾以省议员身份赴京,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在国会中,他与宋教仁等坚决抵制袁世凯用重金贿赂操纵选举,结果以压倒多数获胜。袁世凯专制独裁,一意孤行,对革命党人大加挞伐。二次革命失败后,他下令解散国会,阴谋称帝。为免遭横祸,丁惟汾于1914年避居原籍。其间,他支持外甥薄子明护国讨袁,暗中发动山东各地同时起义。1915年“筹安会”成立。次年3月,丁惟汾到上海,联络17省国会议员通电讨袁,同时公告各国公使,决心诛除叛逆。6月,袁世凯病死,黎元洪出任大总统,恢复国会,丁惟汾赴京议政。
1917年,北京政权落入段祺瑞之手,解散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召集“非常国会”,成立军政府,丁惟汾南下襄助,选孙中山为大元帅,展开护法之役。1918年,他赴上海组织建设社,发行《建设杂志》,并创办《北方周刊》,鼓吹思想革新。其时,黎元洪为笼络议员,曾为他颁发二等嘉禾章。丁惟汾严辞拒绝,他在给黎元洪的信中写道:“须知卑劣手段可以施诸蝇营狗苟之徒,不得辱及砥砺谦遇之夫。鄙人清白自矢,守身如玉,勿以亢规之尘,来污我之心也。”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丁惟汾积极支持协助孙中山,后受命为山东支部长。1921年2月,非常国会在广州开会,他以北京议员身份赴会,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次年9月,他出席孙中山在上海召集的改组国民党会议,赞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投身到国民党的改组工作中。他作为9名改组方案起草委员之一,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党纲》和《中国国民党总章》的草拟工作。其后,他往返于北京、上海等地,积极推动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年底,他两次参加孙中山在上海召集的有国民党各省代表和共产党人参加的会议,帮助孙中山审查了中国国民党宣言及党纲党章。
1923年2月,孙中山回到广东重组大本营。他委派丁惟汾担任负有“辅助总理”这一重要职务的参议。此后,丁惟汾常到广州,追随在孙中山周围,代表北方党人支持孙先生的革命活动。10月,曹琨贿选总统,丁惟汾离京南下,以示抵制。年底,他奉孙中山之??党合作。他把一些为军阀效劳的国民党政客清除出党,吸收许多优秀的进步青年。1924年1月,经过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的艰苦努力,以解决改组问题为中心的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丁惟汾出席大会,参与大会的组织领导工作,当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后,丁惟汾奉命回北京,与共产党人李大钊合作共事,出任工人部长和秘书处常委。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北京的国民党组织发展迅速,当年即有14000人。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国民党内出现分裂现象。11月,国民党右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非法的中央全会,猖狂进行反革命活动。丁惟汾极力反对,与其他常委于11月27日联名发出《致各级党部电》,斥责“西山会议派”。年底,丁惟汾等人领导三民主义大同盟和中山主义实践社共同组成国民党左派联席会议,继续坚持三大政策。1926年1月,他离开北京,到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代会,被推为7人主席团之一,同宋庆龄一起领导了这次大会,主持通过《政治决议案》。1月16日,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二大”以后,丁惟汾回到北京。不久,他参与领导了“三·一八”运动,反对八国最后通牒。3月18日,年过半百的丁惟汾和李大钊一起,带领请愿队到达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政府命令守卫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几十人,打伤几百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为保存革命力量,3月底,丁惟汾、李大钊等率领国共两党的党部机关迁入苏联大使馆西院的旧兵营内。
1926年7月,丁惟汾离开北京,南下广州,出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会,讨论北伐事宜。这次会议,对丁惟汾特别重要,他被推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青年部长,使他在国民党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1927年秋,丁惟汾出任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训导长。1929年夏,该校改为中央政治学校,他出任教育长。1928年,蒋介石主持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丁惟汾同蒋介石、陈果夫一起提出了《中央党部改组案》。丁淮汾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并任国民党中央训练部长。1931年6月,被选为中央党部秘书长;12月,兼任监察院副院长。1935年后,历任五届、六届中央常委。
丁惟汾不是蒋介石的嫡系。蒋介石只是利用他的元老派招牌作为一种摆设。后来,蒋介石派人暗杀了他的得意高足王乐平,并且对他本人也存有戒心。这些,促成了丁惟汾无心恋栈政坛,便对蒋介石采取不即不离的态度。
“七七事变”后,丁惟汾随政府迁家至重庆,任国防最高会议委员。他在大后方终日消闲,开始潜心从事学术研究。1949年去台湾,任监察院委员和评选委员会委员。1954年5月12日逝世于台北,终年80岁。
丁惟汾 – 个人荣誉
丁惟汾 – 个人影响
出版书籍《诘雅堂丛集》六种;《毛诗解故》、《毛诗韵聿》、《尔雅释名》、《尔雅古音表》、《方言译》、《俚语证古》。
丁惟汾 – 人物评价
丁惟汾非常注重国学研究。他幼年秉承家训,深研古韵。中年以后,与章太炎等往复商讨,析合古韵部类,多有收获。钻研毛诗、方言、尔雅,皆有著述。
丁惟汾 – 相关链接
发布者:知识学院,火焰兔收录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https://huoyantu.com/8696.html
版权声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且证据链完整的证明)发至本站的邮箱 huoyantu@qq.com
(收到核实后 24小时内绝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