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英(1916-) ,环县木钵镇刘家塬村人,生于1916年夏历四月初十日。王志英称得上是一位农民剪纸艺术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她的作品就被县文化馆、地区文化单位收藏和展出。
简介
王志英(1916-) ,环县木钵镇刘家塬村人,生于1916年夏历四月初十日。她虽然一字不识,但对剪纸却有独特的艺术天才。她的剪纸名扬陇原,进而艺著全国。王志英青少年时期是在一个十分动乱的年代度过的。做为一个土生土长世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农家妇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儿育女,缘何能成为一名剪纸能手,完全靠的是天赋和对生活美的崇尚的结果。她自幼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在她的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于是,她从爱花、爱走兽、飞禽,进而种花、养花、养猫、养狗等等。然后,便自觉地用纯自然观念认识世界,并用剪刀“摸拟”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变形、装饰来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一切。她执着地追求,很早就被当他群众视为剪纸能手和妇女崇拜的剪纸老师。
剪纸道路
王志英在长时期的艰苦磨练下,迎来的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的主题升华与表现手段的潜化纯熟。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当中年的王志英,其剪纸作品引起地、县文化艺术界的关注。名声越来越大。王志英却仍以一个农家妇女的朴实与善良,只知道忙里偷闲,成年累月地剪、剪!于是,她家院里院外,到处都是盛开的剪纸花。其题材之广,数量之大,恐怕连王志英也难说个大概。天资聪惠的王志英还是一位画花样、刺绣的能手。及至晚年,还在执着地挥动着她的剪刀。不少民间艺术爱好者、收藏家、研究家慕名访求者越来越多,其艺名大震。
剪纸主题
王志英的剪纸作品涉猎的主题极广,几乎包括了她所熟悉的一切。这其中有反映人类原始崇拜观念的;传统表现吉祥如意的;民俗心态的;尤有反映现实生活和革命题材的。在这些丰富的题材中,最后一类是她作品的主体,也是王志英在艺术创作中的最大成就。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一字不识、围着锅台转的王志英和她内容丰富的剪纸作品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也不排除王志英在艺术上的天赋与灵性。长期的实践与观察,她能把复杂的生活“剪得”洗炼无比,自然天成。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陇东民俗剪纸》所载的王志英的作品《回娘家》、《送子参军》等最有代表性。著名民间艺术研究家靳之林先生在该书的前言中说,王志英“随心所欲地变形装饰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一切”。他还说,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岭长山大,造就了王志英在剪纸艺术上的“古老质朴,原始粗犷。古老民俗亦极为深厚”。还是这两件作品,再加上同书所载之《马驮银》、《娃娃摘桃》,在人物、毛驴的结构和艺术处理上,王志英做到了一个写实艺术家所不敢做的事。她说:“行走的毛驴只有三条腿着地”。于是,不着地的那条腿被她“随心所欲”地省掉了。所以这三幅作品中行走的毛驴都是三条腿。因为它太符合四条腿动物运动的哲理概念,在三角稳定的物理概念基础上加强了运动感。故而使读者在视觉上能感到被省掉的另一条腿的存在。《娃娃摘桃》,一幅是折剪,上树娃娃只有一条腿踩在树枝上,另一条腿悬在空中,一只胳膊,身侧却有一枝树干,不稳定中的稳定,表现得活灵活显。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实践(观察)和超人的艺术思维,何能达到如此境界?一只鸡、一只小鸟、一只狗、一头猪,甚至一只狼、一条蛇,在王志英的剪刀下都是美的,讨人喜爱的。王志英凭的什么?凭的是她的艺术天赋和超人的艺术观察力及纯熟的艺术表现力。
艺术地位
王志英称得上是一位农民剪纸艺术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她的作品就被县文化馆、地区文化单位收藏和展出。1985年,其作品由庆阳民间艺术收藏家王光普先生编入《陇东民俗剪纸》一书,被更多专家、学者、爱好者了解。1987年,庆阳地区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一次展出她的作品多达24件,并获一等奖,全部作品又被地区艺术馆收藏。
发布者:知识学院,火焰兔收录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https://huoyantu.com/7997.html
版权声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且证据链完整的证明)发至本站的邮箱 huoyantu@qq.com
(收到核实后 24小时内绝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