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ToB大运营范畴,最为致命的是产品力不行,这个范畴包括:用户体验、用户上线、用户维护,对应渠道运营、用户运营和客户成功。
如果产品能力略有不足,那么在大运营的范畴之内,会无形中增加很多工作量,导致运营做了很多填坑的工作,大多数人还看不到,所以说这个工作是最坑的。
除了在工作之余,看看市场和竞争对手,你可以发现,其实产品力才是SaaS的第一生产力。
市场在变化
虽然在各种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的SaaS市场在明年可以破千亿的营收,而且增长喜人,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市场,在各种报告中也能看出,各个细分领域中的玩家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大客户、小客户都有商家在做,而且各家的功能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甚至很多商家把客户的特别小众的场景已经包含在内。
一个CRM的客户说的很好:我买了一个产品,其中90%的功能都没有用。这其实已经到了功能过剩的时候,进入到这个时代,依靠产品的基础功能,只能忽悠一些小白客户买单。
客户在变化
15年的APP普及和SaaS的开启,一直在提高用户的审美阈值,与之相比,在软件匮乏的时代,用户可选择的产品少,有个产品解决自己的问题总比没有要好,而且用户也不会挑剔产品的布局、交互和配色。
在15年之前,SaaS的产品没有体验可言,说句不好听的话,当时不需要美工,只要你能做出来产品,就不怕卖不出。
现在时代变化了,用户大面积的入网之后,体验了更多的产品之后,开始对产品产生了高度的自我想法。
我在见客户的过程中,就发现不少业务的负责人对于配合和交互看的很重,甚至因为对方的配色或使用路径比较麻烦就不购买产品。
特别是针对一些小微客户,如果不注重产品体验,就很容易被客户打上丑、难用的标签,因此会拓展为:产品太难用,满足不了需求。
竞争格局加重
由于前3年的SaaS企业快速融资,让大多数的创业公司看到了新的赛代,大家一蜂窝的开始进入这个市场。
每个细分赛道的玩家不下三位数,甚至更多。从各种报告站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已有的玩家,只是随着报告的深入,逐年发现细分赛道的万家越来越多。
而且在国内的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化,甚至连底层的理论基础都是一样,新入局的参考成熟的产品,成熟的产品参考国外成熟的产品。
能够自己创新的产品很少,这也是国内产品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毕竟从零到壹做产品的代价实在是太难了。
产品的同质化严重,竞争压力大,在别人家各项指标达标之前,你家的产品能否正常使用,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客户需求以及产品的上手成本就尤为重要。
服务加重
现在除了卖产品,公司还会匹配对应的服务,由服务推动产品的发展,弥补产品能力的不足。而且各家产品在能力基本一致时,大家都期望靠产品取胜,从各公司组建客户成功部门也能看出来,都期待给客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产品使用之前,由各条业务线人员给出具体的落地方案,甚至是上门服务,在产品上线之后,依然有人辅导使用,外加客户成功的服务加持,解决客户使用中的问题。
产品能力不足,给后面的服务增加了无形中的工作量,导致客户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也不能很好的上线,后端的服务人员必须以强服务的形式支持客户。
同时,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和便捷使用的能力,导致客户的不满意度提高,极有可能产生退费,以及来年不续费的情况。
写在最后:
产品力决定了用户是否能够买单,单纯的依靠MVP版本的产品,难以在现在的市面上立足,而且也会把产品的名声以及未来上线的希望给破灭。
现在SaaS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满足客户需求已经成了基础条件,在满足客户基础的前提之下,还需要考虑产品的易用性、稳定性和满足性,在这三点同时满足的情况下,产品才能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发布者:梦醒时分,火焰兔收录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https://huoyantu.com/30641.html
版权声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且证据链完整的证明)发至本站的邮箱 huoyantu@qq.com
(收到核实后 24小时内绝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