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思考(二):需求管理指南


需求管理是产品经理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今天阿G就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体会,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我把需求管理拆分成这6个部分:需求收集、建立需求池、需求分析、需求反馈(需求排期)、需求跟进、需求变更。 ….

B端产品思考(二):需求管理指南

我把需求管理拆分成这6个部分:需求收集、建立需求池、需求分析、需求反馈(需求排期)、需求跟进、需求变更。

需求收集

1. 需求来源

我把B端产品的需求来源,总结成3个维度。

1)内部需求:公司内部的需求

  • 业务方/运营/技术等公司同事的业务需求
  • 相关系统的配合需求

2)外部需求:公司外部的需求

  • 客户调研/竞品分析
  • 市场动态

3)自创需求:产品经理自己YY的需求

  • 头脑风暴/灵光乍现
  • 产品规划

2. 收集手段

工具的话,这里推荐我偶像苏杰老师的需求采集「Z」。

B端产品思考(二):需求管理指南

苏杰老师的「Z」模型

虽然这个工具表面看起来比较适合C端产品,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思想我们完全可以移植到B端产品上。

具体可以自行搜索,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我结合上面需求来源,再讲讲实际工作中每个维度有哪些收集的手段。

1)内部需求:业务反馈头脑风暴

通常业务方有需求会及时的向你反馈(有时候会多到数不清……下面会讲如何做需求过滤),毕竟业务同学也希望尽量通过系统解决不必要或重复的人工。

2)外部需求:调查问卷客户访谈客户反馈

如果你做的B端产品是带有商业化属性,那么很多需求都会来自甲方爸爸。这个时候定期的客户访谈、调查问卷就必不可少了。

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不应该整天坐在电脑前等着别人来反馈需求。我们应该更主动、更积极去沟通,去调研,去挖掘需求,这样才能得到更快的成长。

3)自创需求:有些时候我们也会通过:数据分析经验总结,去自创需求。

建立需求池

收集了很多需求后,就需要建立需求池来管理这些需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重新认识需求池。

1. 工具

一般我们使用Excel、禅道、JIRA等工具来建立需求池。

2. 使用原则

  • 宽进严出:收集大量的需求,但要严格的过滤需求
  • 定期整理
  • 平衡ROI(工作量与效率、资源评估)

3. 包含信息

通常建立需求池时,需要包含以下信息:(*为必填项)

  • 需求编号:按团队的习惯,在需求录入时给一个编号
  • *提出人:谁提的需求,方便产品经理做需求调研和上线前的验收找到关键人
  • 提出时间:需求的提出时间
  • 需求名称:根据需求内容取名,方便团队信息传递
  • *场景描述:调研并记录需求的真实场景
  • *价值点:完成需求可以带来的价值
  • 所属模块:根据系统实际模块来划分
  • 协作系统:需求需要对接到的系统
  • *分类:按照需求内容来划分
    • 新增功能
    • 优化功能
    • 修复BUG
    • 升级体验
    • 其他
  • *优先级:根据需求内容和产品规划来划分,P0最高,P3最低
    • P0
    • P1
    • P2
    • P3
  • *状态:根据需求进度划分
    • 待调研:未接收或仅接收了需求,还没进行调研
    • 待评审:通过需求调研并产出了原型和PRD,但还没通过需求评审
    • 待开发:通过需求评审,但仍未进入开发阶段
    • 待测试:开发完成,但还没进行SIT
    • 待验收:通过SIT,但还没进行UAT
    • 已上线:通过UAT上线试运行
    • 已拒绝:需求没有真实场景或者无法完成
    • 已暂缓:现阶段需求的优先级低
  • 进度:当前需求的进度(延迟时需要在备注填写原因)
    • 正常
    • 延迟
    • 超前
  • 上线时间:需求上线的实际时间
  • *版本:V大版本号.中版本号.小版本号,例如V1.0.0
    • 大版本号:产品发生了重要变化、例如产品定位/方向调整
    • 中版本号:添加新功能/删除现有功能,或一些比较重大的功能优化
    • 小版本号:较小的功能优化、体验升级,或BUG修复
  • 备注:需求额外的补充信息

B端产品思考(二):需求管理指南

需求池模板截图

公众号私信发送「需求池」,免费领需求池模板

4. 分类

在大一点的产品团队里面,有时候是多个产品经理负责同一个产品/产品线,这时就要把需求池划分为:个人需求池、团队需求池。

原则上个人需求池是为团队需求池服务的。

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完,也建立好需求池,接下来就是重头戏:需求分析。

而需求分析的第一步,就是根据需求内容的必要性、合理性、完整性、可行性去筛选、过滤。

1. 需求过滤

根据工作经验,我总结出3大需要过滤的需求:

1)不用处理的需求:一般这种需求,都有以下3点明显的特征

  • 被现实表象欺骗

    B端产品思考(二):需求管理指南
  • 已有更好的替代方案或已有类似功能

    实在没有开发资源,且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做报表功能不如产品经理帮业务/客户手动导出Excel表格。

  • “我认为”、“我觉得”、“应该是”……张口就来

2)不合理的需求

例如OA流程,某些业务方要求上线自动审批。这个需求咋听好像可以提升业务方的工作效率,其实非常不合理。

自动审批是否意味着这些节点可以不用出现在流程上?如果需要查看流程内容,直接将审批节点换成抄送节点即可。

我们不能被业务/客户带着走,得时刻“提防”着他们,要想清楚需求内容和现实业务指标是否匹配,区分。

想要的 和 需要的

应该做 和 可以做

3)非体现本质的需求

最经典的就是那句“想要更快的一匹马”。

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需求方自以为懂产品、懂研发,就会直接和你说这里要怎么做、应该这样做、做这个功能就行了……

我们绝对不能照着做,只需要用心去倾听需求,然后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把业务需求转化成产品需求。

一定要学习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听起来挺玄乎的,但真的得这么做),不然你永远都不知道,业务/客户提的需求下面暗藏了什么……

B端产品思考(二):需求管理指南

2. 鉴别伪需求

上面讲了这么多种需要过滤的伪需求,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去鉴别那些没有真实使用场景的伪需求呢?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工具:5W1H

1)WHO:场景中都有哪些角色参与

2)WHEN:在什么时间点发生

3)WHERE:在哪种场景下发生

4)WHY:需求的背景和动机

5)WHAT:需求方表达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到底要什么)

总结一句话: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景下,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获得什么收益),干了什么事情。

3. 需求分类

通过前面两步,我们就可以筛选出合适的需求,那需求分析就算完了吗?

不,还差最后一步:需求分类。

我们可以用「重要紧急四象限」这个工具,结合实际的投入产出比来做分类。

B端产品不建议使用KANO模型,收效甚微

1)重要紧急:马上做,例如线上BUG

2)重要不紧急:未来做,制定版本迭代,例如

3)不重要紧急:下次做,

4)不重要不紧急:不做,同时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经过前面两步之后,还有这种需求进入需求池。

需求反馈(需求排期)

接到需求,并且做完需求分析后,我们要尽快告诉提需求者结果,给人留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好印象,毕竟产品经理是很需要在团队中构建影响力的。

根据刚才的需求分类,如果是重要紧急的需求,那么就应该将需求分析的结果(最好附上原型)以文档的形式和提需求者确认。

B端产品一般需要和业务/客户确认的内容:

  • 需求范围
  • 需求的优先级
  • 业务流程(每个节点的角色、活动、流转规则、涉及系统、异常情况)
  • 需求的解决方案

如果不需要再修改,那么最好以邮件的形式再正式确认一遍,甚至是可以打印出来让对方确认签字,避免日后背锅。

需求跟进

正式确认需求后,我们要做的就是需求跟进,一般分为以下几点:

1. 需求评审

如何做好一场完美的需求评审,其实是一件很有技术的工作。

首先我们写完文档后,不要着急约会议室、约人来做需求评审,那样大概率你会被各种人怼到怀疑人生。

应该先把文档初稿,拿给上级领导看一下,让他帮你做一些修改。

接着约上业务方,过一遍需求方案。

然后约上关键研发人员,对一下里面的需求逻辑。

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基本会议开始前,需求就已经和大部分关键干系人达成了共识。除了能少挨怼,还能提升会议效率,何乐不为?

2. 需求开发

终于通过需求评审,终于通过立项,你以为熬出头了?

呵呵,开发阶段作为产品经理也是需要时刻关注的。

研发过程中会有很多小细节,在需求评审时大家没发现,所以我们需要时刻准备着为开发同学做需求解释、需求澄清,消除信息不对称。

3. 需求测试/验收/上线

千呼万唤,需求终于做完了,这时我们还需要充当测试同学的小助手,帮他完成测试。

有时还要写用户操作手册,在需求验收阶段培训业务方。

在上线阶段做开发、运维同学的秘书,帮他们检查上线清单是否有某项遗漏。

4. 效果监控

上线之后,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要通过埋点数据,看用户行为和业务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然后做下一轮的迭代计划。

需求变更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实际工作中,一定会出现让人闻风丧胆的需求变更。

说实话,不管需求分析阶段做的多严谨,需求文档写得多完美,需求变更通常是逃不掉的。

根据工作情况,我总结了需求变更出现的几点原因:

1. 产品方案有问题

产品经理的锅,别说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完整,在需求分析阶段没有发现问题就只能让产品背锅。

解决办法:可以尝试使用MECE原则(相互独立,可以穷举),将业务流程每个节点的异常情况都考虑进去。

2. 开发/技术方案有问题

系统的架构不具备低耦合、高可用的特性,在后期维护就比较容易出问题。

解决办法:在系统建设初期就要考虑后期扩展;或者后期维护时,定期抽出一些时间来做重构(内部B端产品更应该如此)。

3. 业务/客户变更

这点真的是避免不了的,不管前期说得多好,想变的时候他们绝不手软。

解决办法:这时候就体现刚才需求确认的重要性了。同时也要提高需求变更的门槛,让爸爸们不敢轻易变更需求。

比如说加钱、项目延期等等,抓住他们现在最关心的痛点去说。

4. 市场环境/公司战略变更

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我们产品经理能做的就很少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好牛新坐标

发布者:梦醒时分,火焰兔收录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https://huoyantu.com/29242.html

版权声明:

  • 火焰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用户发布/投稿,故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 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火焰兔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 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且证据链完整的证明)发至本站的邮箱 huoyantu@qq.com
    (收到核实后 24小时内绝对处理)
  • (0)
    梦醒时分的头像梦醒时分投稿
    上一篇 2021年11月29日 下午5:33
    下一篇 2021年11月29日 下午5:33

    你可能喜欢的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火焰兔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