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狭义上讲,吃播指“关于吃的直播”。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它代表所有与品尝美食相关的视频。吃播内容创作者们在视频中展示品尝与咀嚼食物的声音与画面,并以精细别致的方式描绘食物的味道。他们力求给观众一种强烈而愉悦的视听体验,从而使味觉、嗅觉和触觉得到间接补偿,以达成对观众独特的吸引力。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曾经刷到过的吃播视频,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男性吃播创作者普遍以“吃相粗犷奔放”的形象示人,而女性吃播创作者的出镜形象通常相对文雅。
其实在吃播视频中,不同性别创作者之间的表现的确存在差异,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基于样本研究,讨论吃播中创作者形象的性别气质差异以及社会建构的性别气质是如何对吃播视频产生影响的。
一、吃播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迪克·赫布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曾提到,亚文化是一种抵抗仪式,无法逃避主流文化的融合。[1]这可以理解为亚文化可能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反映当今社会的现实。
中国主流的饮食文化是食物与人、人群之间的互动,可以充当个体情感与性格、社会关系与社会学思考的载体与投影。而吃播作为媒体与饮食文化结合的产物,以一种亚文化的形式流入中国,在年轻人群体中迅速兴起并壮大,充分融入中国本土内容市场。
吃播同时拥有传播媒介的特质,有赖于中国的主流文化对饮食的普遍追求以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方式,年轻人对于饮食文化的情感认同部分迁移到吃播这一载体,其特有的视频呈现方式,则加速了人们的认同与喜爱。而作为消费者的吃播观众,则帮助创作者实现了互联网流量货币化。
二、不同性别气质会影响吃播创作者表现?
在讨论吃播创作者中的男女性差异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如何形成的。
根据李银河所著的《女性主义》,性别的社会建构论可以衍生出几个分支——性别的文化建构论、社会角色理论和心理分析理论。[2]
社会构建学说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性别是由社会构建形成的,而非自然形成。因此,作为社会性别的一种表达,俗称的性别气质是由后天习得的。那么在这种定义下的性别中就存在着流动的可能性。[3]
具体解释来说,即使一个人的生理性别(sex)属于男性,但他却有可能展现出了一些本应属于女性的性别气质,比如网络红人艾比Abbily。
那么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之间有具体的区别吗?答案是肯定的。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传统生理性别理论认为男性更加强壮、理性,而女性相比而言更为柔弱、感性。因此,男性气质在传统认知上被认为更适合社会生活工作,总体上被评价为优于女性气质。
这种性别气质差异乃至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吃播创作者在视频中的表现呢?
结合观众的主要关注点,我们从各个维度对哔哩哔哩视频平台上共计180个吃播视频样本进行了分析,通过归纳发现,吃播方式、对食物评价的客观性、昂贵食物出现的比例、家庭出现的比例、说话礼仪、饮食礼仪、不同分量的食物、不同外表的食物这八个维度最能体现男女性别气质上存在的差异,因此我们围绕这八个维度展开了对视频样本的内容分析和信息提取。
部分视频样本来源(均为哔哩哔哩视频平台吃播创作者)
对吃播视频样本围绕八个维度进行内容分析
三、不同性别创作者在吃播中的差异化特征
1. 男性表现出更强挑战欲
我们将类似“挑战连续24小时只吃某种食物”或“在点外卖时大量加料”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少见的行为定义为不寻常的吃播方式。统计结果显示,在男性创作者主导的吃播中,这种不寻常的吃播方式出现的频率更高。
根据社会角色理论,不同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来自于不同的社会角色。传统的劳动分工倾向于让女性从事家务劳动,而鼓励男性外出工作。由于男性在户外工作时更多地暴露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对男性产生“更具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社会期望。通过性别社会化,男性习得了这种期望,因此在美食视频中,他们往往愿意积极地接受挑战,并将此作为吃播视频的看点。
2. 男性相对更愿意客观描述食物
如果吃播创作者以一种详细的、基于事实的方式描述食物的质地、味道、材料等,我们就将其定义为客观的评价。统计显示,33.33%的男性吃播视频中出现了相对客观的评论,而这一比例女性视频中只有8.33%。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性别认知是在社会建构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人们也往往认为,在生理层面上,女性相对感性,而男性通常是有力的、强壮的、理性的。
或许,通过性别社会化,大部分男性认为他们应表现得更理性、睿智。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对食物的客观评价,在美食视频中表现出自己的专业性。
3. 男性在吃播中更喜欢展现昂贵的食物
我们用“昂贵食物”指代那些价格高于同类平均的食物。结果显示,吃播创作者多展现普通价格的食物,但男性创作者会比女性创作者更喜欢展现吃昂贵食物的视频。
的确,“有权有势”“富有”这类词通常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男性对自身相对强势的社会地位的认知,让他们更有信心在镜头前购买和食用“极其昂贵的食物”来展示自己的财富,或者有更大的动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包装自己。
4. 女性吃播中家人出镜比例稍高一些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创作者的吃播中,家人出镜的比例都很低,相对而言,女性和家人一起出现在吃播中的频率略高于男性。
直到今天,女性一般仍被认为是家庭服务者。“贤惠”“家庭和睦”等词语经常被用来形容在家庭建设意义上的优秀女性。这种期望也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女性在吃播视频中的表现,例如她们或许更愿意和家人一起出镜。
5. 女性更倾向于表现出好的说话礼仪
外表被视为一种独特的、反映身份建构(identity construction)的特征。[4]性别建构主义认为,性别被性别规范和双重的社会标准所影响和建构,人们会无意识地按照性别规范去呈现自己的外表,从而适应社会对男女设定的不同的宽容度。
在我们的调研中,通过“是否使用不文明语言”来判断创作者说话是否有礼仪,不文明语言包括“卧槽”、“牛B”等。
结果显示,所有女性样本都表现为“具有良好说话礼仪”,16.67%的男性样本有不文明语言的出现。
吃播创作者在说话风格及礼仪上的差异反映了男性和女性所面临的不同的包容程度。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或许正如De Klerk所指出,“性别化的语言风格与社会权利有关——女性被社会化后,她们的语言逐渐变得不具攻击性。”[5]男性骂人通常更容易得到宽容,而女性骂人通常更容易受到谴责。
总体来说,女性吃播创作者倾向于表现出更好的说话礼仪。
6. 女性更倾向于表现出好的饮食礼仪
这一部分,相对不好的饮食礼仪被一些典型的“粗鲁”行为所定义,比如大声咀嚼、吧唧嘴、以及面部表情夸张等。
样本数据显示,女性样本全部表现出好的饮食礼仪,50%的男性出现了相对较差的饮食礼仪。这个明显的差异强化了上一部分的分析与结论。
来源:B站@梨涡少女-mini
首先,现代社会存在着分工的不均衡。在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的观点看来,男性在社会中扮演着工具性(instrumental)的角色,而女性则扮演表达性(expressive)角色。
这就促进了关于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的产生:男性应该相对粗犷,承担繁重的体力工作;而女性应该表现得相对温柔,承担简易的工作。从文化上讲,正如前一部分所提到的,女性面临着更窄的社会宽容度,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外界的批判。
举个例子,男性美食吃播创作者食贫道,就是豪放派饮食风格中的一个代表。在他的视频中,夸张的表情常被用来表达食物的美味,且经常可以看到张嘴咀嚼的特写,但是观众们仍乐于买单,鲜见批判声音。
然而,反观女性创作者们,她们无论吃了什么、吃了多少,总是在努力保持良好的形象——涂上精致的口红、小心地把食物送进嘴里,以免蹭到嘴唇,留下残渣,即使留下了,也会马上用纸巾擦拭干净。
7. 男女性都喜欢录那些具有男性气质的食物
食物性别是通过社会对于食物类型、食物摄入量等方面持有的性别刻板印象划分而得的。通常,“男性食物”指那些份量较大、外表粗糙的食物,例如烧烤、红肉等。而“女性食物”指那些份量较小、外表精致的食物,例如沙拉和点心。[6]
有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选择与性别印象相一致的食物而避免不一致的食物。[7]然而,本次研究却发现:男性和女性都喜欢在吃播视频中呈现自己吃大份量、粗糙食物的画面,其中有一半的女性创作者倾向于吃大份量的食物,并且超过70%的女性创作者表现出了对外表粗糙的食物的喜欢。
和刻板印象不同,为什么在吃播视频中女性创作者也偏好食用具有男性气质的食物呢?
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从传播角度来讲,份量大的、外表粗糙的食物往往更吸睛,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创作者也能在吃的过程中有更多面部表情的演绎。例如,当一份浇满红油辣子的冒菜和一份精致的千层蛋糕同时出现在手机屏幕中时,观众会选择哪一种呢?
四、小结
如今,每个人都可以上传他们的视频并成为吃播创作者。只不过,吃播虽然是一种娱乐化的内容,它的“正确性”依然是难以得到百分百保障的,比如前两年过于泛滥的大胃王吃播。
从这些样本中可见,吃播视频中的性别气质也受社会规范、传播规律和市场需求影响着。如果吃播视频中存在利用刻板性别印象制造卖点或噱头的情况,那么也是值得注意的。
而站在观众角度,对于吃播中不同性别创作者的表现可以一视同仁,男性吃得婉约点挺好的,女性吃得豪放些也无伤大雅,毕竟任何人都不应受到特定刻板性别规范的限制。
本文作者:朱凌萱、鲁姿麟、罗曼漫、金慧媛、汤芷荷、陈千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初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识课程GEC3405舌尖上的社会学课程作业,有删减,感谢任课老师李雪石博士及课程小组成员黄可欣同学对本文的贡献。
参考链接:
1.Hebdige, D. (2013). Subculture. Routledge.2.李银河. (2005). 女性主义.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3.Butler, J. (1990).Gender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4.Bromberger, Christian, Duret, P., Kaufmann, J., Le Breton, D., de Singly, D, & Vigarello, G. (2005). Un corps pour soi. Paris: PUF.
5.De Klerk, V. (1991). Expletives: Men only?,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8(2), pp. 156-169.
6.佐斌, 戴月娥, 温芳芳, 高佳, 谢志杰, 何赛飞. (2021). 人如其食: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及对人物评价的影响. 心理学报,53(3).
7.White, K., & Dahl, D. W. (2006). To be or not be? The influence of dissociative reference groups on consumer preference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6(4), 404-413.
发布者:梦醒时分,火焰兔收录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https://huoyantu.com/29071.html
版权声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且证据链完整的证明)发至本站的邮箱 huoyantu@qq.com
(收到核实后 24小时内绝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