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问 WHY 和 WHY NOT
当设计师接到新的需求时,往往使用惯性思维,反正产品或交互出了高保真,只需要画图就行了,对于需求的合理性和产品与交互逻辑漠不关心,就算出了问题之后再改。正是因为我们在做需求之前没有多问 WHY 和 WHY NOT,没有意识到产品体验会出问题,最后无形当中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本人分享之前工作中的遇到的一件事,让我意识到多问 WHY 的重要性。
某天,产品找到我,说要在界面中加一个功能性入口,由于界面中元素已经很满了,这个入口无论加到哪里都感觉非常奇怪。在尝试很多方案后,大家觉得都不太好。于是我求助一位较为资深的设计师,当他听完我的问题后,第一反应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说:“这个入口有必要么?我感觉功能性不强。”听完后,我发现确实是这样,对于问题,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做出了反问和质疑。后来再和产品深入沟通后,发现其实某某功能也能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这个入口。如果不去质疑,按产品的想法去做,结果就是功能重复,产品体验开倒车。
通过了这件事,我明白了设计师多问 WHY 和 WHY NOT 的重要性,在体现自己对产品深入思考的同时,避免陷入他人的误区,从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力。
二、多接触真实用户,避免惯性思维
作为设计师,我们总是自信的认为,“我”就是用户,在体验其他产品时总能多多少少提出一些问题和见解,无形当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体验设计方法论。在产品设计中,往往“想当然”的认为用户应该会怎么怎么样,由于本身就是设计师,我们早已熟悉了产品的逻辑和交互方式,真实的用户如何使用,其实我们根本不了解。
这里我再举之前遇到的一个 Bad Case。
某天产品来找我,说要做一个筛选功能,目的是对现阶段列表里的内容做出筛选,从产品需求和功能看起来,需求很合理,让用户从繁杂的信息中筛选出需要的信息,用户应该会用。由于我们的筛选项多达三四十种,而且还支持配置和自定义,所以在交互设计上花了大概一个周左右后,才最终确定方案。在进入开发之前,我们根据研发流程去做用户的高保真调研。
然而在听到用户真实反馈的后,我们感觉自己的工作都白做了。用户反馈说在这个真实使用场景下,很少使用筛选项。因为每天列表中新增的内容很少,是可以看的过来的,很少会有在庞大的条目中搜索特殊信息的场景。
现在看来,资深产品,资深设计师等,大家都很容易陷入自己专业视角中,而用户视角,小白视角,才是决定产品的关键性因素。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接触到真实用户,那么等产品上线后,会造成根本没有人用的后果,这无形当中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和资源。
用户视角和小白视角对设计师来说看似简单,实则很难,我们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慢慢培养,当遇到不确定因素时,不妨多问问用户,多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避免“我们认为”和“应该是这样”。
三、了解设计复盘的重要性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多次提到工作效率的四象限法则,它们分别是:
- 干掉所有“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
- 拒绝大部分“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
- 立即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 最后把省出来的时间用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
这四条法则如果从重要性来看,应该如何去排序?
大多数人的视角来看,基本都是 3>4>2>1 四项里最重要的是第三项「立即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因为我们首先完成的都是上级交给我们任务,这本来就是重要且紧急的。
假如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也许结果并不是这样。我认为真正重要的是 4,排序应为 4>3>2>1。为什么这么说呢?
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产出自己的方案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依赖的是我们常用的认知思维和方法论。在完成任务之后,我们便匆匆进入下一个项目,迎接下一个任务。在短时间高负荷的工作量下,我们基本没有任何对问题的思考和总结,即使有,也都是转瞬既逝,过后即忘。而在这来来回回重复性的工作中,我们个人能力提升少之又少。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往往都是我们常说的复盘和总结。在复盘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项目中遇到的 Case 进行深度思考,总结出新的经验和方法论,之后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会变得游刃有余。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的复盘和总结让我们不断的成长,并形成自我提升的闭环。这就是为什么我总强调设计复盘的重要性。
当然我们可以在总结和复盘的过程中多吸收其他知识,例如:多读书,多看他人的复盘总结,拓宽自己认知领域的同时用新的思考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四、敏捷协作、全局视野
职业化设计师不仅需要设计能力过硬,还需要在沟通协作和全局视野方面有较强的能力。这里列举出一些常犯的错误,看看你是否踩坑?
1. 被问到需求进度时,无法回答
分析
这个问题出在设计师不关注产品研发进度和进程,只注重设计本身,是全局视野和责任心缺失的表现。
Todo
在做设计同时要关注产品研发进度和时间节点,通过对研发进度的掌握来合理的安排自身设计任务,这也是设计高效率的表现。
2. 产品给到需求就出图,不管竞品怎么做,也不管需求是为了什么
分析
这个问题主要出在设计师的视野较为狭窄,只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视觉和逻辑层面,对于需求究竟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用户真的有这些问题么?竞品时如何去做,未来如何扩展功能等等其他原因不去做深究。
Todo
拓宽设计视野,接到设计需求后主动发起提问,深究用户需求和场景,梳理边界情况和特殊 case,完善设计的未来可扩展性。对于现有问题参考竞品,看是否能高效解决,避免走弯路踩坑。
3. 习惯闷着头憋大招,遇到问题的不上浮
分析
问题主要是由于设计师的完美主义。很多设计师都觉得应该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现给他人,所以总是对自己的作品不断修改,力求达到最好让所有人满意,但是在产品快速研发的过程中,是没有时间等你去优化到最佳。当遇到问题时,为了可能的面子,或他人的评价,拖延反馈或根本不反馈至上级,导致产品进度 delay。
Todo
完美主义对设计师来说,既是优点也是缺点,这就需要我们去平衡。尤其在进度较赶的情况下,需要快速产出方案并暴露问题,毕竟产品刚上线问题多是肯定的。就算遇到难搞的问题也不用担心,每个人都会遇到,而及时上浮问题正是大家讨论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要等着 Leader 问你,当你被问到时,也就说明离 Delay 不远了。
4. 设计师存在感较弱,产品开发完成后没有叫设计师 UAT(用户体验验收)就直接上线。
分析
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师没有话语权,并且主动性不够,得不到大家的认可。
图片
Todo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首先需要立刻跟产品或者开发沟通,明确产品研发流程,确认产品在上线前的验收必须要有设计师参与。其次,设计师要有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的推进项目,关注开发节点,不断的给产品提出优化的方案和意见,督促研发跟进和优化,不要认为交付完成后就没自己啥事了,交付完成只是产品优化的开始。最后,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专业素质过硬才能让他人信服,并拥有属于设计师的话语权。
产品没有经过设计验收就直接上线,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问题。这会造成用户或者 KP(公司高层)在使用产品的时候体验非常差,他们不会认为是前端的代码问题,只会觉得是设计师缺乏专业性。而对于用户来说,公司的形象大打折扣,对 KP 而言他们会对设计师的能力产生质疑,设计师的存在感就会更低。
五、 做懂业务的设计师
无论负责 To c 还是 To b,无论体验设计师还是创意设计师,都需要对自己负责的业务了如指掌。在大厂设计师能力要求中有一个硬性条件,就是需要对自己负责的业务非常熟悉。
如何做懂业务的设计师?我这边罗列一些要点,大家可以自行对照,查漏补缺。
1、首先加入团队前,无论负责核心业务还是其他模块,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产品的用户,品牌定位,甚至产品的战略思考。产品现阶段是如何盈利的,服务用户有哪些等等,最好输出一份详细的产品体验报告。可将报告发送至上级或者上级的上级,以获取他们的一些反馈和建议,这样既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产品及业务,又能给 Leader 留下好的职场印象。
2、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主动去了解用户为什么要选择我们产品?我们优势有哪些?公司为何投入那么多资源来做这个产品?目前还有哪些不足?同时,重视一线用户的反馈,收集用户想法和建议。此外,我们需要多了解业务增长空间和市场规模,了解公司盈利的指标是什么?
3、设计师尤其是 B端设计师需要有客服思维,能主动介绍自己产品和业务同时,解决客户问题,培养外部视角;当我们针对客户反馈做出解决方案时,需要重视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本身的价值。
4、除了日常需求交付,设计师需要经常与产品、市场同学交流,以获取更多的上下文。最后,关注设计趋势的同时,还需要保持关注产品领域最新的行业动态,甚至各地方政策。
六、遇到挑战、调整心态
当设计师遇到的挑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三种极端情况。
第一种:完全不接受和不认同对方观点,认为对方是在搞事情,让自己难堪。
第二种:无论对方的观点对还是错,一概接受,你说我改,没有质疑。
第三种:辩解似乎无效,被迫接受建议,陷入自我怀疑。
首先想强调一个点,设计师遇到挑战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因为无论用户还是产品,甚至是研发,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地区,对设计的认知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意见提出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对于 B 端产品来说,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用户和场景的特殊性,如果对方没有了解这些特殊情况的上下文,发出质疑是合理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对提出的问题做出专业的解答。
第三、给出设计方案前,如果有自己够不确定的地方,多想一想别人会如何挑战,并且对每一种原因提前想好应对策略,防止由于思考不全面而造成给出的理由没有说服力。
第四、避免防御心态。防御心态:他人提出质疑时,由于担心是自己的错误,而立刻做出防御解释,但解释并没有说服力。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当发现他人提出的质疑合理时,不要急于反驳,而是和对方商量说下来多出几个方案对比看下效果,多做一些不同的方案探索,也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第五、当发现他人的质疑毫无道理和根据时,不要为了避免冲突而轻易妥协,否则会给他人留下设计师缺乏专业度,没有主见等负面感受。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接受不了别人 diss 我。那么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对我们的态度,我们可以转变思维做心理建设。例如:
1. 面对他人质疑时,我们不要认为他是在搞事情,而是在帮助你成长,只有提出问题,意识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才能成长。
2. 当他人的措辞较为激烈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文字交流。文字交流可以剔除出言语中的情感,让思考和交流更为理性。
3. 任何成长都需要有个过程,焦虑、痛苦、迷茫、失落都是常有的事,尝试用乐观和谦逊的态度去面对吧。
发布者:梦醒时分,火焰兔收录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https://huoyantu.com/28439.html
版权声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且证据链完整的证明)发至本站的邮箱 huoyantu@qq.com
(收到核实后 24小时内绝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