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互联网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腾讯和阿里互相打通:
- 9月17日,腾讯宣布用户可以在微信的一对一聊天场景中访问外部链接。这意味着,好友给你安利的商品,你可以直接从微信里打开淘宝的商品页,完成支付下单,虽然用的还是支付宝;
- 9月22日,微信小程序开始启动接入云闪付的灰度测试。在此之前,微信小程序里,用户产生支付行为只能选择微信支付;
- 9月28日,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APP均已接入微信支付,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申请接入微信支付,正在等待微信审核。
微信、QQ可以直接打开阿里系的APP了,阿里系的产品可以支持微信支付了。似乎一夜之间,横亘在大厂之间的“柏林墙”被推倒。
互联网的初衷就是信息共享,给每一个人赋予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它的基因是开放包容,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似乎背离了初衷。各家打造自己的APP,信息和资源被圈禁在APP里,不能跟外界自由流通,每一个APP都是一个信息孤岛。
为什么这些标榜着互联网精神的企业,却选择建立起一道道柏林墙,阻隔信息在不同的节点和人群中自由流动?
相互屏蔽怎么可以称为互联网呢?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起于互联,止于屏蔽」?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一、为什么百度里搜不到淘宝商品?
互联网大厂之间屏蔽的之风起于2008年 ——
2008年9月8日,淘宝宣布屏蔽百度爬虫,也就是说百度的搜索结果里不会出现淘宝内页的商品。淘宝给出的解释是杜绝不法商家利用竞价排名、搜索优化等手段骗取消费者信任,并对优秀卖家进行鼓励。
这种屏蔽似乎跟我们所熟悉的屏蔽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微信和抖音之间的相爱相杀——
2018年,微信屏蔽了抖音。最开始是用户发现自己把抖音视频分享到朋友圈只有自己可以看到。后面腾讯展开“互联网短视频整治”活动,开始全面在微信里屏蔽抖音短视频。抖音的视频链接无法正常分享给微信好友。
你要想分享抖音视频给微信好友,只能把视频下载下来发送给好友,或者通过抖音口令的方式。
随后抖音也屏蔽了微信,抖音用户的个人简介不能留有站外联系信息。用户也不能在视频和直播里出现其他平台的信息,如果被检测到那么你就会被限流。
这些操作本质上都是不让自家的流量流向其他平台。因为流量就是金钱啊。
可为什么淘宝要屏蔽百度呢?怎么我给你导流,你还不乐意了呢?因为百度带来的流量,对淘宝来说是不可控的。
彼时的淘宝还是一个纯粹的C2C商城,它主要的商业模式是竞价广告。商家可以来淘宝免费开店,但是商家要获得更多的流量,就需要交钱。2009年,淘宝广告收入达到15亿,在淘宝整体的收入占比超过80%。
如果用户可以从百度搜索结果里打开淘宝内页。对于商家来说,就是多了一个推广渠道,做推广不一定要把钱投在淘宝。商家也可以在百度投钱做推广,让自己店铺在百度搜索结果排名更靠前,也能为自己的店铺引流。
这样,百度就动了淘宝电商广告这块蛋糕。所以,淘宝屏蔽了百度爬虫。用户不能从百度搜索结果里进入淘宝内页。后续淘宝又屏蔽了美丽说、蘑菇街等第三方的导购网站。
淘宝屏蔽了所有通向自己的外链,商家做推广似乎只剩下一条路——跟淘宝买流量。淘宝官方的说辞很有意思:杜绝不法商家利用竞价排名、搜索优化等手段骗取消费者信任,并对优秀卖家进行鼓励。商家想给自家店铺做推广,投钱给其他那么你就是不法商家。如果你把钱给淘宝进行广告投放,那么你就是优秀商家。
二、淘宝屏蔽微信
说完百度和淘宝,我们再来说说腾讯。
我们对于腾讯的印象一直不好。PC时代的QQ,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坐拥社交这个基本盘,腾讯拥有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流量池。但是出于对流量的贪婪,它不断挥舞着“屏蔽”的大棒。远的有2010年与奇虎360的“3Q大战”;近的与字节的“头腾大战”。
2019年1月15日,当天有三款社交产品“马桶MT”、“多闪”和“聊天宝”同时发布,意欲在社交领域与微信分一杯羹。三款产品各有特色,正在人们预测微信将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来维持自己的王座时。
微信很快给出了自己的回应——屏蔽。
微信虽然很霸道,但是其实在微信和淘宝互相封禁这件事上,却是淘宝先动的手。2013年11月22日,微信用户发现,彼此分享的淘宝链接在微信里不能直接打开宝贝页,而是被导向淘宝APP的下载页,用户在微信里的购物行为只能中止。
用户在微信中打开淘宝链接,会被导向手机淘宝的下载页
那淘宝为什么非要微信用户下载安装淘宝APP呢——阿里官方的说法是安全问题。
一些钓鱼网站把淘宝页面代码复制粘贴过去,搭建一个跟淘宝毫无关系的网站,然后把链接放到微信上,打开以后就像下面这样:
微信的浏览器无法区分出真正的淘宝页面和钓鱼页面,用户自然也无法区分。如果用户在这个页面输入了账号密码,那么用户的帐号密码就会被盗走。所以阿里内部启动了“杜鹃计划”——微信里打开淘宝链接,都会被引导去淘宝APP。
不过淘宝的这种说法并没有被大众接受。外界普遍认为是阿里出于流量竞争的考虑屏蔽了微信。15年,阿里员工发长文回顾这次的屏蔽事件。坦言也有出于避免微商逐渐把淘宝变成纯货架的入口商业竞争考虑。
尽管当时微商量不大钓鱼的量也不大,但是对于单个用户来说,被盗号是不可接受的损失,当然也出于避免微商逐渐把淘宝变成纯货架的入口商业竞争考虑,当时的产品总监和我们技术团队一起做了一个方案,在内部叫做杜鹃计划。
阿里员工 winter
微信从2011年1月上线,到2013年10月,不到三年时间,微信用户数就突破了6亿,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淘宝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巨大的流量池。他们一窝蜂的扑向微信,开设公众号,做内容、营销和社交推广,吸引粉丝,并将流量导向淘宝。
对于淘宝来说,商家多了一个外部推广的渠道。这个不仅仅动了阿里电商广告的蛋糕,更严重的是一旦商家和买家在微信上形成了强关系链,那么淘宝就会沦为微信电商的货架。更严重的是2013年8月,微信5.0版本开始推广微信支付。
如果微信里的购物行为都用微信支付。那么淘宝就真的成为了微信电商的货架。淘宝在移动端和微信的关系,很像淘宝在PC端跟百度的关系,所以封禁是必须的。
三、为什么微信小程序越来越少?
最近几个月,准确来说从今年5月份开始,微信小程序似乎越来越少见了。之前,朋友分享一个b站视频,一打开是b站小程序;分享一个知乎帖子,一打开是知乎小程序;分享微博上一个瓜,一打开是微博小程序。
而现在,微信里打开的都是h5。
为什么?因为微信在5月份关闭了小程序打开APP的功能。对于很多商家来说,如果继续在微信里用小程序来承载服务,那么流量一滴也流不到自家APP。还不如使用h5,最起码h5还是可以唤起APP的。
微信作为最大的流量池,非常忌惮别人在这里薅流量。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微信小程序的运营规范。其中大部分的章节,都是关于诱导分享的,也不能诱导用户去自家的APP。
你在微博里刷新闻,结果提示你必须安装新浪新闻APP才能查看全文。你把链接复制到浏览器里,还是提示你必须安装新浪新闻APP;可是你选择在微信里打开,是可以直接查看全文的。所以要打败魔法,只能是魔法。
微信的意思很明显,不要想在微信里进行引流,它抗拒任何流量黑洞。在我的平台里,我对流量有着独家经营权。这是21世纪,互联网版本的“盐铁官营”。
——想引流?得交钱。
——没钱?那就限流。
可是挣钱也得讲究个名正言顺。淘宝屏蔽百度是为了保护卖家,保护消费者利益;屏蔽微信也是为了信息安全;微信屏蔽抖音,是因为抖音链接刷屏影响朋友圈的阅读体验。
可是难道现在朋友圈满屏的微信广告,就不影响用户体验了吗?我翻开了官方的说辞,里面歪歪扭扭写着“用户体验”、“商家利益”、“信息安全”等字眼。我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篇都是两个字“利益”。
2010年,Facebook屏蔽了推特的“查找好友”接口,推特指责Facebook“拒绝开放,违背互联网精神”;2012年,推特自己屏蔽了所有用户数超过10万的第三方应用接口。
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终结垄断,垄断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或许真正的互联网精神只存在于那些懂得都懂的网站里……
发布者:梦醒时分,火焰兔收录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https://huoyantu.com/27591.html
版权声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且证据链完整的证明)发至本站的邮箱 huoyantu@qq.com
(收到核实后 24小时内绝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