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新阶段。在经历2个多月的封控后,这座2500万人口的城市终于开始恢复生机。
对外交通也将从这一天开始逐步恢复,按照最新通知,上海将择期解除现有陆路离沪的所有管控措施。在上海浦东机场露宿了66天的浙江人桥哥,终于将要等来回家的客运车了。
撰文丨李婷婷 编辑丨张瑞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桥哥46岁,瘦,不高,牛仔裤配帽衫,趿一人字拖,可乐和烟不断,出差必带投影仪,是一位自由的丁克。在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他一待就是66天,澡一次也没洗过。
5月中旬一位从浦东机场飞去新西兰的女士,写了一篇《我在浦东机场打地铺的故事》,里头提到了桥哥——“(他)收集前面旅客留下的睡袋、地垫,给后面滞留的旅客用,还负责跟机场联络。我听到机场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他,让他通知滞留人员去机场25号门做核酸检测……听说机场如果有剩的盒饭,工作人员也会交给他,他会分发给滞留的旅客,因为很多人连续吃了几天方便面。”
在机场打地铺的滞留旅客 桥哥
5月29日晚上9点,我和桥哥通了视频电话。他戴着白色口罩,额前刘海粘成几撮。此时,他住在机场2楼专门开辟的休息区,外头被黑色的围挡包住,里头则住了十几人。从镜头里,我看到好几个人正在用桥哥的投影仪看新闻(前天刚看了电影《亡命救护车》),幕布是一张白色床单,在机场24小时亮白的灯光下,投影并不清晰。幕布对面有几把散落的椅子,一张小桌子,摆得像家里的客厅似的。我还来不及惊讶,桥哥就带我欣赏了他的“卧室”,一张双人气垫床(缺点是总漏气),床上铺着白色毯子,脚边也铺着一块。他呵呵一笑,除了投影仪,“都是机场里捡来的。”
桥哥来到浦东机场纯属意外。他家在浙江慈溪,但3月27日那天,他要坐飞机去武汉。但他没有选择最近的杭州机场,而是坐车来了170公里外的上海,和朋友吃了一顿饭,然后穿着羽绒服、背着双肩包(装着他心爱的投影仪)进了浦东机场。他买的是第二天一早的机票,结果从机场沙发上醒来,航班取消了。他改签了两次机票,在起飞前又被取消,仅仅三天,整座机场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一家便利店还在开。他很茫然,一位机场工作人员告诉他,“你不知道吗?上海封了啊!”
封控之后,浦东机场只有极少量的航班能正常起飞,绝大多数都是国际航班。在交通停摆的情况下,很多人要么花高价叫车,要么徒步、骑共享单车数十公里来到机场。他们拿着机票进来,结果航班取消,人留在了机场。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离开上海,而桥哥下定决心,上海什么时候解封,他就什么时候回家。
桥哥自认倒霉。2003年非典他在北京,2020年疫情他在武汉,现在,他来到了上海。原本他是去武汉参加法院庭审(这事说来话长),现在庭审都结束了,他还在上海。回老家没有飞机、火车,要么打车、坐大巴,要么中转其他城市,那得自费隔离14天,对这位月薪不过一万的洗车机公司员工而言,花这钱太心疼,何况不久后,他的工作也没了。
作为可能是机场里滞留最久的人,桥哥什么都经历过。起初他用机场的洗手液洗头,头皮屑直掉,后来有人给他分享了洗发水。机场唯一的便利店,一度只卖剩方便面,还是同一个口味的,很多晚来的人给桥哥分享过食物,包括60个熟鸡蛋、包在锡纸里的7分熟牛排(一位英国厨师赠予)、麦当劳的汉堡、肯德基的炸鸡,还有在机场用电饭锅煮的粥。他听不懂英语,却在机场里结识了不少外国人,“全世界的朋友我都有了。”关系最铁的是一位小他几岁、会说中文的非洲男士,中文名叫黄金,当桥哥在机场第一次捡到气垫床时,就优先让给了他,两人结伴了50多天。直到现在,桥哥的朋友圈封面,仍是黄金和另一对滞留机场的非洲母子的合照,小孩2岁大,睁着大眼睛,桥哥常抱着他满机场溜达。
一位失去工作的中年人滞留机场两个月,但视频里的桥哥看起来并不丧气,他有一种日子照样得过下去的豁达,还饶有兴致地带我“云逛”了一圈机场,从2楼到达层(桥哥住的地方),逛到了3楼出发层(人最多,一上去视频就卡住,“连机场Wifi的人太多了。”)。
发布者:我爱自学网呀,火焰兔收录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https://huoyantu.com/166473.html
版权声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且证据链完整的证明)发至本站的邮箱 huoyantu@qq.com
(收到核实后 24小时内绝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