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旭博士,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同时担任环境部“国际合作委员会”核心专家。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2010-2011)、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南方人物周刊》资深编辑,以及《南方能源观察》专栏作者。
曾繁旭
学位/职称: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公益传播、环境传播、企业社会责任、新媒体与公众舆论
曾繁旭博士,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同时担任环境部“国际合作委员会”核心专家。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2010-2011)、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南方人物周刊》资深编辑,以及《南方能源观察》专栏作者。
研究专长为公益传播、环境传播、企业社会责任、新媒体与公众舆论等。曾在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表达的力量:当中国公益组织遇上媒体》(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年11月),《媒体作为调停人:社会抗争与公共协商》(清华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高级新闻采写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参著“China’s Environmental Crisis: Domestic and Global Political Impacts and Responses”(Palgrave Macmillan Publishers,2010)。
目前为《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新闻学研究》(台湾)等多份学术期刊审稿人。独立主持研究课题多项,包括“环境运动与媒体再现”、“环境风险与媒体沟通”、“公益组织的信用危机与品牌重建”、“媒体、集体行动与底层舆论的互动关系研究”、“城乡一体化、流动人口与传媒赋权”、“科技议题和都市公共危机”、“中国企业CSR传播与社会公益”,以及“The Ris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gendas in China”等。
在公益传播、环境传播等领域有较丰富的社会实践。曾为中央部委以及市政府部门提供传播方面的服务,促进政府与社会行动者、公益组织的良性沟通;为乐施会(Oxfam)等多家公益组织提供传播策略咨询,评估其传播过程;参与腾讯公司(Tencent)的企业社会责任(CSR)项目的评估工作;曾为政府部门、世界500强、民营企业以及公益组织提供传播培训课程;为《南方能源观察》撰写专栏,介绍国际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创新与尝试;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主办国际研讨会“中国公共参与的创新形态”,尝试在公共参与、环境传播领域结成美、欧、中密切联系的学术研究网络。
在《南方人物周刊》供职六年,采写并编辑众多关于中国草根政治、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以及创新性商业实践等方面的深度报道,并曾获得所供职媒体的奖项。曾受邀在哈佛大学、纽约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香港浸会大学发表学术报告,在美国ICA(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大会、中华传播学年会等发表论文,并获得过中华传播学会(Chinese Communication Society)杰出论文奖等学术奖项。
曾经或正在开设的课程包括“初级新闻采写”、“高级新闻采写”、“公益传播专题研究”、“媒体与公民社会”、“当代传媒理论”。
专著:
《表达的力量:当中国公益组织遇上媒体》(上海三联书店,2012)
《媒体作为调停人:社会抗争与公共协商》(清华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高级新闻采写教程》(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书中章节:
Yanmin Yu, Zeng Fanxu (2010), “Digital Powe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n Environmental Controversy,” In Sujian Guo and Joel Kassiola (eds), China’s Environmental Crisis: Domestic and Global Political Impacts and Responses. Palgrave Macmillan Publishers.
代表性论文:
“地方媒介体系:一种都市抗争的政治资源”(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即将刊登)
“传统媒体作为调停人:框架整合与政策回应”(《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
“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构成、联动及其政策影响”(《开放时代》,2012)
“媒体抗争的阶级化:农民与中产的比较”(《东南学术》,2012)
“从以邻为壑到政策倡导:媒体与社会抗争的互激模式”(台湾《新闻学研究》、2011)
“国家控制下的NGO议题建构:以中国议题为例”(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
“形成中的媒体市民社会:民间声音如何影响政策议程”(台湾《新闻学研究》、2009)
“社会的喉舌:中国城市报纸如何再现公共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
“NGO媒体策略与空间拓展”(《开放时代》,2006)
“报网互动栏目”的新闻产制与公共议题的生成”(《国际新闻界》,2009)
“公民传播研究的理论路径与现实关照”(《现代传播》,2009)
发布者:知识学院,火焰兔收录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https://huoyantu.com/11076.html
版权声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且证据链完整的证明)发至本站的邮箱 huoyantu@qq.com
(收到核实后 24小时内绝对处理)